中国绿色时报6月9日报道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期间在福建省考察时指出:福建生态环境良好,森林覆盖率达63.1%,居全国第一位,我们一定要精心保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,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家园。总书记的嘱托,既是对福建林业生态建设的肯定,也是一种激励。福建省为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决定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,提高城乡绿化层次与水平,开展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(绿色城市、绿色村镇、绿色通道、绿色屏障)工程建设,通过大力加强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工作,到2012年,使全省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由现在的35.21%提高到36%以上,绿化覆盖率由38.86%提高到40%以上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0.42平方米提高到11平方米以上。
县城规划建成区绿地率由现在的28.3%提高到30%以上,绿化覆盖率由现在的33.12%提高到35%以上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8.12平方米提高到8.5平方米以上。开展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建设,是福建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具体行动,事关长远,责任重大。其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:推进四绿工程是加快福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举措。
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福建省一大优势、一大财富,但从总体上看,福建省森林生态优势主要体现在山区、林区,城乡绿化发展很不平衡,特别是城乡结合部、交通道路两侧、工业园区等区域的绿化水平较低,城镇、通道、村庄还缺林少绿,个别地方新区建设和新村建设只有新房、没有新绿,与全省森林覆盖率63.1%、居全国第一的地位极不相称。福建省委、省政府继2002年提出建设生态省之后,今年又进一步修订生态省建设规划。实施四绿工程,必将有力推进生态省建设,打造宜居城市。推进四绿工程是加快海西现代林业建设的有效途径。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、城镇化的不断推进,导致一些林地被征占用,如何实现林地占补平衡、保持森林覆盖率全国领先地位,福建省林业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实施四绿工程,为海西现代林业建设提供了良机。
不仅要做好山上文章,转变森林经营模式,提高森林经营水平,提升林业发展质量;而且要做足山下文章,全面推进身边增绿,加强城市、村庄、校园、矿区、营区、平原绿化以及路边、渠边、河边、湖边绿化,拓展林业发展空间。这是新时期海西现代林业建设的应有之义,是确保福建省森林覆盖率保持领先的有效途径。推进四绿工程是应对气候变化、增加森林碳汇的现实需要。
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。科学研究表明: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,平均可吸收1.83吨二氧化碳,释放1.62吨氧气。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。
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,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。森林还具有替代功能。
据国际能源机构测算,用木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,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。由于森林具有这些特殊功能,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林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。当前,福建省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,加快城乡绿化、增加森林碳汇必然成为全省争取发展空间、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需要。推进四绿工程是改善人居环境、增加林农收入的惠民之举。
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,人们对生活环境改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通过实施四绿工程,让森林走进城市、把园林引入乡村,既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,又可发展森林旅游,弘扬生态文化;通过实施四绿工程,鼓励农户利用村旁、河旁、路旁、宅旁和基本农田外的抛荒地、旱地、坡耕地等非规划林地,大力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,既可提高城乡绿化水平,又可增加收入。这也是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当前,福建省造林绿化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、竞争与压力同在。福建务林人将保持清醒认识,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、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,以四绿工程的实施为契机,加倍努力,切实加快造林绿化步伐,不断提升城乡绿化水平,让青山绿水造福子孙后代。(作者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)。
本文来源:开元9555网页版-www.inovacatarina.com